假期“余温”未散,孩子不想上学?这几招轻松化解!
- 当前位置:家庭教育
- 来源:家庭教育网
- 博主:叛逆孩子教育
- 日期:2025-08-28 14:53:50
- 浏览次数:次
当夏日的蝉声渐渐隐入暮色,时光的齿轮悄然转动,将我们推向新学期的门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氛围,像是晨曦初露时的薄雾,既带着对未知的憧憬,又夹杂着一丝不安的涟漪。
在这暑期与新学期交织的短暂时刻,你是否也怀揣着对未来的好奇与期待,同时又被一丝忐忑所萦绕?
别担心,这一周就像是一座通往新学期的桥梁,是我们调整步伐、积蓄力量的黄金时期。
让我们携手同行,做好这些准备,以从容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第一缕阳光吧!
01 作业大盘点:查漏补缺,筑牢知识基石
开学前夕,总有一些孩子像被时间追赶的兔子,匆忙中完成作业。此时,家长应成为孩子的引路人,引导他们审视作业的完成情况。
一方面,检查作业的完成度,就像清点旅行包中的物品,确保没有遗漏。若有未完成的部分,家长需耐心指导,帮助孩子把握时间,按时完成。
另一方面,重视作业的质量。暑假作业是知识的宝库,旨在让孩子巩固旧知。家长应仔细检查,确保孩子温故知新,为知识之树施肥浇水,使其在新学期茁壮成长。
02 学生自我调适:开启新学期的航程
对于学生而言,能否顺利度过开学过渡期,就像能否穿越一片未知的丛林,至关重要。及时收心,排解焦虑,才能更好地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主动调整:
调整生物钟,让身体提前适应:提前一周按上学时间作息,哪怕初期困难重重,也要像勇敢的航海家一样坚持。三餐规律,少吃零食,多吃蔬果,让身体以最佳状态迎接新学期。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如跳绳、跑步,让心情如花般绽放,睡眠更香甜。
整理学习环境,营造仪式感:整理书桌,将玩具、零食收起,放上课本、文具,为学习空间来一次大扫除。准备学习用品,挑选新本子、新笔,增加对新学期的期待。清洗校服、书包,提前准备好开学衣物,让自己以最精神的面貌迎接新学期。同时,仔细检查假期作业,确保无遗漏或错误。
设定小目标,进行积极心理暗示:写一张“新学期愿望清单”,如结交新朋友、学会新技能、读完几本书,为自己绘制一张梦想的蓝图。告诉自己:“开学就能见到好朋友了!”“难题虽难,但我可以逐步攻克!”若感到焦虑,不妨将担忧写下来,与父母或朋友分享,你会发现困难并非不可逾越。
03 家长耐心陪伴:助孩子平稳过渡
逐步调整作息,告别“晚睡晚起”:假期孩子容易作息紊乱,突然改变易引发抵触。建议每天提前15分钟睡觉和起床,逐步接近上学作息。早晨用自然光唤醒孩子,晚上睡前远离电子屏幕,改为亲子阅读或听轻音乐,让夜晚充满温馨。白天安排户外运动,如跳绳、跑步,提升夜间睡眠质量。
减少屏幕时间,摆脱“电子依赖”:孩子对电子设备的依赖在假期可能加剧,突然切断易引发情绪波动。可用拼图、积木、桌游等非屏幕活动替代,家长最好一起参与,以身作则,与孩子共建欢乐时光。
温习与预习并行,学习任务“软启动”:帮助孩子逐步回归学习状态,避免开学后知识断层。检查暑假作业,查漏补缺;每天安排固定时间阅读、练字,逐渐进入学习模式;制订新学期计划,涵盖学习、兴趣、运动等多方面,为孩子的学习之路指明方向。
04 教师从容筹备:高效开启新篇章
对教师而言,有计划地筹备新学期工作至关重要。在“收心”教育中,教师的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适应情况。
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提前备课,备足首周教学内容:尤其重视“开学第一课”的设计,融入互动游戏、假期分享,帮助学生顺利过渡。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预留弹性时间。准备课堂小活动或多媒体素材,增加课堂趣味性。
调整作息,养护身心:提前开始早睡早起,避免开学后疲惫不堪。注意嗓子保养,喝润喉茶,避免声音嘶哑。每天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让自己精力充沛。
温和提醒,助力学生收心:在班级群发送温馨提醒,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检查作业、调整作息。开学初期不要急于赶进度,可安排小组合作、分享展示类活动,让学生重新熟悉课堂节奏。同时,关注学生情绪状态,对有异常表现的学生及时与家长沟通。
让我们携手共进,在这最后的暑期时光里,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 了解李锋心理教育中心 --
李锋教育通过心理素质培训、拓展训练、领袖能力、演讲能力、同步训练、习惯养成、感恩孝道、激发梦想、贫困山村体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长达50天的训练培训,旨在让孩子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从根本上建立孩子自觉学习,行为规范的健康模式,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