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小事别对抗,孩子成长更舒朗
- 当前位置:家庭教育
- 来源:家庭教育网
- 博主:叛逆孩子教育
- 日期:2025-09-05 13:13:06
- 浏览次数:次
在育儿这条满是挑战的路上,我们常常会陷入各类困境。有时,当家长着实不轻松,孩子不听我们解释,我们自己也被折腾得疲惫不堪。
甚至有时,我们不得不直面育儿过程中的各种状况,有伤心、愤怒、沮丧,还得时刻留意别让自己崩溃。
在亲子关系里,常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态度越强硬,孩子反应就越激烈。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和孩子在需求方面存在冲突。所以,与其较劲,不如寻求合作,这样反而能扑灭“争执”的火苗。
了解这些背后原因后,我们来看看不同场景下该如何正确应对。
01
当孩子贪玩时
被动情形:作业未完成被妈妈催促。
妈妈:“都什么时候了,作业还不去写!”
孩子:“最烦被催促了!”
正确做法:
妈妈:“今天有个超有趣的动画,写完作业后咱们一起看。现在我得去收拾客厅啦。”
孩子:“那我这就去写作业!”
新视角:用“共同期待”替代命令,把任务和孩子感兴趣的奖励关联,激发内驱力。
02
当孩子“固执己见”地“不听话”
妈妈:“怎么又往墙上画,都跟你说过好几遍了?!”
孩子(委屈):“可是纸太小了……”
正确做法:
妈妈(铺开3米画卷):“听说你想画太空探险?妈妈准备了超大画布,连火箭发射台都给你留好啦!”
新案例:有位设计师妈妈把儿童房墙面改造成可擦写磁性板,孩子从此主动远离家具涂鸦。
03
当孩子有情绪时
孩子:“妈妈,我不想上学!”
妈妈:“好孩子哪有不上学的?麻溜儿的!”
正确做法:
妈妈:“在学校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困扰着你呀?”
孩子:“同学给我起了个外号~”
妈妈:“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别担心,要是你需要,妈妈会帮你的。”
心理学依据:共情式回应能激活大脑前额叶皮层,助孩子理性处理情绪。
04
当孩子“固执己见”
孩子:“我不要你帮忙!”
妈妈:“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正确做法:
“你是想自己跳下来对吧?妈妈只是有点不放心,我就在旁边,你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抓住我的手。”
发展心理学:2 - 7岁儿童进入“第一反抗期”,通过自主探索建立自我效能感。
育儿路上的挑战与突破
有时,当家长着实不易。我们在育儿中会碰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解释孩子不听,自己精力耗尽,甚至不得不面对育儿中的伤心、愤怒、沮丧,还得留意别崩溃。其实,这些情绪常因我们在亲子关系中采取对抗态度。
在亲子关系里,我们和孩子的需求常存在冲突。我们希望孩子听话、懂事、好好学习,孩子则渴望自由、被尊重、按自己意愿生活。我们态度越强硬,孩子反应越激烈,就像两个碰撞的球,只会让矛盾激化。
而不对抗,寻求合作,反而会熄灭“争执”的火苗。我们以平等、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会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更愿意与我们合作。这种合作关系,能让亲子关系更和谐、稳定,像在平静湖面航行的船,顺利驶向幸福彼岸。
请问你是否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呢?
-- 了解李锋心理教育中心 --
李锋教育通过心理素质培训、拓展训练、领袖能力、演讲能力、同步训练、习惯养成、感恩孝道、激发梦想、贫困山村体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长达50天的训练培训,旨在让孩子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从根本上建立孩子自觉学习,行为规范的健康模式,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