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告急!沉迷手机的父亲如何重拾亲子情?
- 当前位置:家庭教育
- 来源:家庭教育网
- 博主:叛逆孩子教育
- 日期:2025-08-10 14:44:09
- 浏览次数:次
在孩童纯真的心灵深处,父爱犹如茫茫黑夜中的北极星,无论世界多么辽阔,它始终指引和照亮着前行的道路,让孩子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在幼儿园的门口,人们常常会看到一位高大的外籍父亲,他准时守候在那里,等待他的小天使。他身材魁梧,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你不用工作吗?”旁边的一位老人总是好奇地问道。
“当然工作。”他操着不太流利的中文回答。
有时,他也会处理一些工作事务,看看电脑、接接电话,但只要一看到孩子蹦蹦跳跳地跑过来,他就会立刻合上电脑、挂断电话,然后蹲下高大的身躯,张开双臂迎接孩子的拥抱。
后来,这位外籍父亲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中国的餐馆、学校门口、游乐场,总是妈妈和老人陪伴着孩子,中国的父亲们去哪里了?”
是啊,中国的父亲们究竟在哪里?
这句话触动了多少母亲和孩子的心弦!每当谈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人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母亲的职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母亲们的抱怨,生了孩子后,父亲们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改变,除了那些更加努力赚钱的父亲外,其余的业余生活几乎不受影响。
其实,真正伤害孩子的往往是以下几种父亲:
沉迷于手机的父亲
在家里,他的眼睛总是离不开手机屏幕,即使孩子跑过来喊“爸爸”,他也懒得抬头看一眼。当孩子央求他一起玩耍时,他却只会说:“你自己去玩吧!”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自己在父亲心中还不如手机重要,从而渐渐疏远。
下班后不爱回家的父亲
明明没有加班,却总是在外面闲逛,美其名曰“太累想放松”。孩子期待着父亲回家讲故事,却等来的是空荡荡的沙发,心里逐渐攒满了失望。
认为带孩子是女人事的父亲
他把换尿不湿、读绘本等琐事全部推给母亲,当孩子缠着他讲故事时,他却说:“去找你妈妈去!”甚至还说:“男人就应该在外挣钱。”这样的话会让孩子觉得父亲不爱自己。
不陪伴孩子的父亲
孩子渴望与父亲一起玩耍,你却总是摆手说:“去找妈妈。”孩子的童年转瞬即逝,缺少了父亲的陪伴,他们的心灵就像缺少了一块重要的拼图。
总和家人吵架的父亲
因为一点小事就与母亲大声争执,甚至摔东西。孩子吓得躲在角落里哭泣,心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爸爸是不是不爱这个家了?”父亲的伤害往往隐藏在“不在乎”之中,不陪伴、不回应、甩手掌柜、家庭争吵,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爱,家庭不温暖。
真正的好父亲,心中时刻装着孩子,眼里满是家庭的温暖。
在《爱的艺术》一书中,这样描述父爱的艺术:“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但他代表着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代表着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他是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走向广阔世界的人。”书中特别强调,孩子在六岁以后,非常渴望得到父爱的威严与引导。
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三字经》也有“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父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孩童纯真的心灵深处,父爱始终如一地照亮着前行的道路,如同茫茫黑夜中的北极星,让孩子在广阔的世界中勇敢前行,永不迷失方向。
-- 了解李锋心理教育中心 --
李锋教育通过心理素质培训、拓展训练、领袖能力、演讲能力、同步训练、习惯养成、感恩孝道、激发梦想、贫困山村体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长达50天的训练培训,旨在让孩子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从根本上建立孩子自觉学习,行为规范的健康模式,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