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的情绪挣扎与成长:从崩溃到慈悲
- 当前位置:家庭教育
- 来源:家庭教育网
- 博主:叛逆孩子教育
- 日期:2025-04-23 14:48:16
- 浏览次数:次
妈妈们的情绪挣扎与成长:从崩溃到慈悲
相信每个妈妈都曾经历过那些令人崩溃又悔恨的瞬间:眼看上班就要迟到,孩子却还在磨蹭着不愿刷牙;作业写了一整晚,本子上却满是擦痕,橡皮上扎满了铅笔洞;无理取闹,哭泣不止,无论怎么哄劝都无济于事……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最终只能以怒吼收场。然而,事后看到孩子乖巧顺从的样子,心中又充满了悔恨与自责。
在反思中,我开始探究自己生气的根源。从生物进化和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当我们感受到威胁时,大脑会自动产生应激反应,导致我们失去控制,说出一些伤人的话。然而,我意识到,孩子的行为往往只是触发我们情绪的导火索,真正引爆我们的是那些积压已久的恐惧和焦虑。
这些恐惧和焦虑,让我们在愤怒中迷失了自我,不仅无法理性地应对孩子的行为,更无法给予他们真正的关爱与支持。在这样的情绪状态下,孩子成为了我们情绪的“背锅侠”,他们感受到了被抛弃的恐惧,逐渐变得小心翼翼,隐藏自己的需求,甚至开始揣摩大人的心思,讨我们欢心。这样的孩子,从小就背负上了沉重的情感包袱,既渴望被爱,又害怕接受爱,变得冷漠而纠结。
更糟糕的是,孩子在我们的失望眼神中,会逐渐失去对自我的真实认知,甚至会加入我们一起攻击自己。没有我们的情感支持,他们就像一个孤独的灵魂,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得不独自担起养育自己的责任。这不仅是一件极具风险的事情,更会影响他们未来的自我认知与人际关系。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学会放下生气的应激反应,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写作业不认真时,我们可以先给自己按下暂停键,用平静的语言告诉孩子我们需要几分钟去平复心情。然后,我们可以回想自己的情绪和边界,明确自己的真实需求与期望。接着,我们可以陈述事实、表达感受,让孩子了解我们的关心与担忧,而不是一味地责怪与评判。最后,我们可以托举孩子、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支持与鼓励,而不是恐惧与压力。
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困难时刻难免存在。然而,让我们给自己多一点慈悲吧。多一些克制、少一些冲动,当我们不再用怒火灼伤孩子时,爱的阳光才能照进他们的心房。让我们以更加平和、理性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行为,给予他们真正的关爱与支持,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 了解李锋心理教育中心 --
李锋教育通过心理素质培训、拓展训练、领袖能力、演讲能力、同步训练、习惯养成、感恩孝道、激发梦想、贫困山村体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长达50天的训练培训,旨在让孩子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从根本上建立孩子自觉学习,行为规范的健康模式,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