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一个孩子,拯救一个家庭,和谐一个社会
李锋心理教育中心


19

心理素质教育经验

8

系统0体罚教育

10

一体教学法

100

国家级心理老师

20000

青少年矫正结业

5000

面家长感锦旗

做更优秀的家长,才能培养更优秀的孩子!(寒假高质量陪娃指南)

  • 当前位置:家庭教育
  • 来源:叛逆孩子教育学校
  • 博主:青少年叛逆教育中心
  • 日期:2023-01-06 11:28:45
  • 浏览次数:

疫情三年,今年大家终于可以自由流动,回老家过年了。

 

但那天,和一个学生聊天时他却说:“其实我对回家过年没什么感觉,不回去也挺好的。”我觉得疑惑,每逢假期,大家不都是想回家和父母团聚,享受家人间的温情吗?

 

“我是留守儿童,小时候每年只有寒假过年才能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

 

本来非常希望他们能多陪陪我,可是他们一回来就知道找人打牌,经常不在家,甚至大年三十那天都要出门,我只能和爷爷在家看电视,觉得比平时还孤独。”

 

“后来慢慢习惯了。我觉得回家也是一个人,一直以来对家庭、亲情都比较淡漠。”

 

听了他的话,我感觉格外心酸,为许许多多童年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缺少陪伴的孩子,内心有一块情感的荒漠,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人际关系都有难以磨灭的影响。

 

许多家长总说陪不了孩子是因为忙、没时间,可现实往往是,好不容易有时间了,在假期里,家长也没能给孩子正确的陪伴,错过了本来可以抓住的好时机。

 

 

教育界常说一句话:优秀的孩子,都是“陪”出来的。深以为然。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只有充分的陪伴,父母才能有机会观察、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只有充分的陪伴,才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互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些,都是给孩子好的教育基础,也是重中之重。又到寒假,家长要珍惜假期这段完整的时间,给孩子正确、高质量的陪伴

 

NO.1

“陪”的不是时间

而是关系

 

朋友圈曾经有一句刷爆父母眼泪的抱歉: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

 

可孩子到底要什么?很多父母,却似乎没有认真问过孩子。

我有一个在幼儿园工作的朋友,她曾经跟我说起过一件略带心酸的小事。

 

有一次,幼儿园搞活动收集孩子们的心愿,让老师们感到意外的却是,孩子的愿望五花八门,很多都与父母有关:

 

希望妈妈能够早上陪我吃好早饭去上班;

希望爸爸下班回家早一点,不要经常加班;

希望爸爸妈妈周末一起带我出去动物园……

 

不是好看的衣服,不是好吃的零食,也不是有趣的玩具;渴望得到与父母相处的亲密时光,却原来才是孩子心底最真的心声。

 

家长拼尽努力为孩子创造物质条件,到头来,却根本不是孩子想要的东西。

 

也许有家长会说,那是因为孩子小,他们还不懂得生活的真正意义。但,为生计奔波与陪孩子成长之间,不是一件非此即彼的事情。

 

如果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你会发现,其实他们要的并不多,也许只要一个拥抱,只要片刻亲密相处,亦或是一句安慰的话,一个暖心的眼神,都能成为孩子心底温暖记忆的感动。

 

想起成都11岁男孩浩宇,他用写纸条的方式与身为高中班主任的父亲整整沟通四年。

 

 做更优秀的家长,才能培养更优秀的孩子!(寒假高质量陪娃指南)_www.hnlfjy.com.cn

 

“爸爸,我已经记不清上次你带我去看电影已经有多久了……”

“爸爸,你明天能不能早点回家教我数学题……”

“爸爸,老师表扬我做对了奥数题,你别忘记看……”

“爸爸,你的眼中布满血丝,要注意休息……”

 

孩子的喜怒哀乐,通过纸条告诉父亲,而父亲深夜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一看孩子的留言,然后给孩子回信。

 

 做更优秀的家长,才能培养更优秀的孩子!(寒假高质量陪娃指南)_www.hnlfjy.com.cn

 

薄薄的纸片,串起的却是厚厚的父子情。即便父亲陪伴的时间不多,但父亲的用心,孩子却尽收心底。在孩子的字里行间,你看不到他的怨言,更多的是对父亲的理解和心疼。

 

生命力如果被看见,才是好的生命力,才能有创造有向上。

 

生活纵然有千般万般无奈,然而作为父母,我们却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温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孩子成熟、长大。

 

真正的陪伴,不止是时间维度上的考量;

真正的陪伴,是要用爱先去温暖亲子间的关系。

让孩子看见,让孩子明白:他的身后,父母一直在陪他成长。

 

NO.2

比起金钱物质

孩子更需要的是陪伴

 

《今日心理学》的作者安·史密斯列出过20个父母常怀有的愧疚,其中有一条便是: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世界越来越大,家庭越来越小。工作越来越忙,陪伴家人越来越稀缺。牵着孩子的手,和孩子一起大笑,那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这个早已是社会的通识。身为父母,自然不想错过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瞬间。但由于生活压力和工作繁忙,父母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但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长期缺席,势必会影响亲子关系,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有这样一则真实故事,一位年轻的母亲开着名车去送女儿到贵族小学学习(住校)。

 

母亲对孩子说:“妈妈虽然没有时间陪你,但妈妈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将来送你到更好的学校学习,你懂吗?”

 

女儿说:“我知道。等我长大了,也要赚很多的钱,送你去最好的养老院。”

 

母亲听后一脚刹车,停在路边放声痛哭。这位母亲,以为给孩子赚来更多钱,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却唯独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陪伴。

 

父母陪伴的缺失,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其不利。我们总在说忙忙忙,但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我们来弥补,只要稍微疏忽,孩子成长的变化就会很明显,有些毛病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正。所以,别让忙碌毁了孩子的成长。

 

NO.3

父母陪伴路上的五个“坑”

正在毁掉孩子的潜力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优秀孩子是优质教育的成果,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父母错误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毁掉了孩子的努力与潜力。

 

 

第一个坑:敷衍太过,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陪伴,不只是陪着这么简单。如果家长一边陪孩子,一边做自己的事情,就等于没有陪伴。

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着”。

 

 

第二个坑:耐心太差,没有控制好情绪。

 

有些家长恨铁不成钢,动不动就发脾气,对孩子又打又骂。

只看到孩子的差,看不到孩子的好,失去耐心的陪伴,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毒药”。

 

 

第三个坑:回应太少,和孩子距离很远。

 

有些家长很敷衍,不管孩子做什么,一句“好的”、“知道了”就应付过去了。

对于3-12岁的孩子,父母参与度过低的陪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四个坑:说教太多,会使孩子产生厌恶。

 

说教并非教育,只是一种发泄,一场不负责任的指责。

父母总是说教,就是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当父母用权威武装自己的时候,孩子就会用情绪保护自己。

 

 

第五个坑:期待太高,给孩子施加压力。

 

孩子并非机器,不是我们付出了爱与关心,就一定要最大限度得到孩子的回馈。

 

教育孩子,不应该抱有太强的功利心。

陪伴孩子,也不能只为了让他考出好成绩。

 

陪伴是个很复杂的概念,父母陪在孩子身边,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害怕什么。

 

只有深入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陪伴,才是有效的教育。

 

NO.4

最好的教育

终归还是要落到言传身教上

 

没有哪一种教育方式,能抵得过父母把自己本身当成教育。

 

父母知行合一,孩子才能照样学样。

 

虽然有些父母收入不高,但他们会尽自己最大可能去关心孩子,陪伴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会变得自信又勇敢,敢于去改变自己的未来。

 

作家莫言说: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当我们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时,不如花多点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孩子。

“陪”出的是感情,培养的是自信

 

曾有一位中学的老师跟Maco讲过一个故事。

 

她班上有一个小男孩,性格非常孤僻,总是独来独往。有一天晚上,她突然接到医院的电话,说这个男孩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可医院联系不上他的父母。

 

她急急忙忙赶到医院,代签了字,男孩才被送进了手术室。男孩醒过来,看到病床边的老师,忍不住哭起来。

 

他说,爸爸妈妈很忙,一直在外地做生意,已经两个月没回家了。每天回到家只能吃泡面或者外卖,身体不舒服了也没人知道。

 

缺少父母陪伴和沟通的男孩,甚至觉得自己对父母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

 

这位老师表示非常心疼男孩,同时也知道了男孩如此孤僻自卑,是因为缺少了父母的陪伴。

 

父母陪伴孩子太少,或者缺少跟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孩子就会慢慢失去安全感,变得胆小,甚至是自暴自弃。

 

 做更优秀的家长,才能培养更优秀的孩子!(寒假高质量陪娃指南)_www.hnlfjy.com.cn

 

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还小,总有时间去弥补。但是童年的时光一晃而过,等到你想去陪伴孩子的时候,突然发现,他已经长大了,缺少陪伴造成的伤害也难以抹去了。

 

不得不提地是,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要尽可能地让孩子感知到父母传递过来的爱、理解和尊重……

 

一个孩子,只有被爱,他才能学会爱人;同时父母带来的安全感是孩子拥抱世界的信心。

 

 
 
 

高质量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每个孩子未来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考验,能不能脱颖而出,其实是一场教育投入的比拼。

 

教育投入不仅仅是给孩子报了多少培训班,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方式和质量,它决定着孩子对构建自我的认知。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

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拥有父母的陪伴,是孩子行走世界最大的底气;拥有父母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但在现实生活中,忙是当代父母的永恒的主题。如此忙碌的父母要怎么样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呢?

 

或许,可以参考一下以下的几个时间段,从中选择一个,来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早晨黄金半小时

 

 

当孩子醒来睁开眼睛时,给他一个大大的微笑,轻轻地向他说声早上好。

 

对孩子来说,每天睁开眼可以看到爸爸妈妈充满爱意的眼神,收到热情洋溢的早安问候,这将会成为孩子最温馨的童年回忆。

 

而父母,也通过这样简单的方式,完成了亲子连接,培养了亲子感情。

 

 做更优秀的家长,才能培养更优秀的孩子!(寒假高质量陪娃指南)_www.hnlfjy.com.cn

 

每天下班后的一小时

 

 

每天下班后花一个小时全身心陪伴孩子,对于绝大部分职场父母来说是可以轻松做到的,爸爸们只要少打两盘游戏,妈妈们只要少逛一会购物网站,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挤出来了。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紧急处理的,可以先跟孩子沟通,得到孩子的理解。

 

其实,陪伴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父母要和孩子建立通畅的沟通,让孩子可以及时理解父母的做法。

 

每天一个小时深度陪伴孩子,看似时间很短,其实可以陪孩子做很多事情,比如你可以跟孩子聊聊天、陪孩子画一幅画,看一会儿书,或者是做一些亲子游戏等等。

 

深度陪伴孩子应该在童年时期成为一个常态,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只是父母的借口,只要你愿意挤,时间总会有的。

 

父母的养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未来;优秀的父母贵在坚持陪伴,多投入,孩子才会变得优秀,才会明日可期。

-- 了解李锋心理教育中心 --

李锋教育通过心理素质培训拓展训练领袖能力演讲能力同步训练习惯养成感恩孝道激发梦想贫困山村体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长达50天的训练培训,旨在让孩子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从根本上建立孩子自觉学习,行为规范的健康模式,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

快捷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