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不起的孩子难成功,挫折教育和正确批评才是娃儿的必修课
- 当前位置:家庭教育
- 来源:叛逆孩子教育学校
- 博主:青少年叛逆教育中心
- 日期:2022-10-26 16:38:15
- 浏览次数:次
现在的孩子们聪明早熟、生活优渥,可不知从何时起,这一代的孩子不再如同以往的我们一般,面对挫折有着较强的耐性。
和父母争执、成绩不理想、犯错怕遭责骂......这样不能称之为“事件”的起因,竟成了一朵朵鲜活生命凋谢的缘由。
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孩子就是"输不起",没有输了大不了从头再来的勇气,也有人认为这样"输不起"的孩子难翻身,因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太差了。
确实,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事孩子也是如此,可能在大人眼中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却可以压塌孩子们稚嫩的肩膀,面对挫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勇于迎接挑战,积极进取,有的人会感到无助、沮丧、不知所措、消极逃避,甚至会变得一蹶不振。
巴尔扎克曾说过:“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挫折成为你人生的财富还是万丈深渊,这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以说挫折教育和正确的批评是孩子人生中的必修课。
PART.1
适当的挫折教育
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忍耐。
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只能接受快乐,不能承受一点点痛苦,问题是很严重的。
我曾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个小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班长,上四年级时竞选班长落选,内心接受不了,干脆不去学校,甚至绝食,后来休学一年,接受心理治疗。
我们拼命催促着孩子跑,教孩子怎么成功,却从不教他们如何面对失败。
于是,他们因为一点小事不如意,到处发脾气;遇到一点小挫折,就萎靡不振;听到一两句负面评价,便感觉失去了自我价值感。
适当地让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什么时候开始逆商培养?
很多大人说: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动不动就自杀、跳楼,哪个家长老师敢硬管?
其实,问题不是出在不敢管,是管得晚了。
让孩子体验挫折感,这种养育起始在孩子3岁上下,在他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就要开始对他说“不行”,结果可能是让他痛哭一番的经历,严重些就是哭的气噎、哭得地上滚来滚去,但他没有其他反抗能力,于是学会了什么叫“无能为力”、接受、服从、遵守。
他会慢慢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所欲为的,爸爸妈妈以及亲人们爱他但绝对不是处处都以他为中心,有些不合理要求会被拒绝的。
真正的成长,就是一个从任性到克制的过程。
否则,如果等他青春期,你才开始对他“说不”时,他除了哭闹、气噎、打滚,还有威胁父母的选项:离家出走、服毒、跳楼。
所以,3岁后,为人父母一定要懂得说“不”的艺术。
如何提高逆商:适当地让孩子“受点气”
1、给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
有的父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孩子输不起怎么办?
积木倒了,就大哭;
游戏输了,就发脾气:“我再也不玩了!”
下棋时,大人不能赢,赢了就生气;
……
这些都是因为孩子没有树立正确的输赢观,或者大人陪孩子的玩耍时,一味地迁就孩子、让着孩子。
我们需要和孩子说清楚,比赛有很多种可能性,有人赢,也会有人输,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
输并不可怕,怕输才可怕。
2、鼓励和帮助孩子,而不是代劳
在很多父母眼里,逆商教育的关键在于“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故意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们不断地感受失败。
我们没有必要让孩子去接受一些人为的无意义挫折。因为孩子的成长已经有无数的小挑战。
第一次出门、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服,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重要的是父母舍得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3、认同、疏解孩子情绪
当孩子遇到挫折,父母首先必须在情感上给予支持,而不是打击否定,比如:“不就是批评了几句?又不会怎样。”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认同孩子出现的情绪,比如难过、无奈,感同身受地表达对孩子的理解。
父母充足的爱意和理解,是孩子面对挫折的内心力量。
最后,用几米在《我不是完美小孩》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世界愈悲伤,我要愈快乐。当人心愈险恶,我要愈善良。当挫折来了,我要挺身面对。我要做一个乐观向上,不退缩不屈不饶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战的人。”
PART.2
采用正确的方法
批评孩子
目前的教育环境与10年前,20年前已经大不同。以前每个家庭有3.4个孩子,家长不会去特别照顾某个孩子的情绪,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一家N口人,都围绕着孩子生活,孩子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必然教育方式也需要改变。
我们在强调给孩子挫折教育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批评孩子,避语言暴力伤害了孩子!
这里有16个小技巧,送给老师和家长!
01
先听听孩子的解释 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也让自己的批评更有针对性。
02
让孩子学会换个立场 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问问孩子“如果是别人,该说些什么”
03
父母也要自我批评 在批评孩子之前,先来一番自我批评,拉进孩子的心理距离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04
批评孩子注意场合 家长批评最好单独进行,不应在公开场合,如公共场合、当着亲友和朋友的面。
05
批评时别翻旧账 本来一个很小的错误,非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这样的批评只会让孩子与你对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06
批评时就事论事 批评孩子只评价事实,不分析动机,剥夺孩子最后一块遮羞布,给他强加罪名,无异于火上浇油。
07
批评时不要动手打孩子 不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反思错误,而是一味打骂,这种急于求成的批评,往往会造成反效果。
08
批评要尽量简短 尽量用最简练的语言、花费最短的时间来完成。受批评的感觉是不舒服的,谁都希望这种感觉尽快结束。
09
语音语调不能高 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倾听你的话。
10
学会暗示和沉默 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孩子自然能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
11
想批评前可以借鉴他人 父母用他人类似的行为,暗示孩子不要犯同一个错误,这么做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12
给孩子一点心理安慰 孩子犯错误受批评后往往心里失落,父母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安慰,让孩子感觉你们依然爱他。
13
父母应“统一战线” 父母教育孩子时,如果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孩子想的就不是如何改正错误,而是如何寻求庇护。
14
别把坏情绪发泄给孩子 受到坏情绪影响时,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不是客观公正的“你一天到晚……”“你从来都是”等很可能使矛盾激化。
15
增加身体接触 搂着孩子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用眼睛正视孩子,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16
批评和鼓励相结合 批评后加一点鼓励,不仅能使孩子尽快改正错误,还能引导孩子向自己擅长的方向发展。
PART.3
要适度进行
有目的的心理训练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挫折时家长和老师应积极鼓励孩子,而切忌大包大揽,纠正孩子的依赖心理。还可通过开展一些有目的的活动,来进行心理训练。
教师和家长可以主动创造难度不等的生活情境,让孩子逐步接受磨炼,有目的地去培养孩子的耐挫力。比如:体育锻炼、竞赛、课外兴趣小组、户外夏令营等,既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又可以增强他们的耐挫力以及战胜困难的信心。
当孩子处于挫折情境中时,家长或老师应主动与其沟通,让其懂得去宣泄,并听其倾诉,充分了解孩子受挫的过程和感受,并给予鼓励和安慰,帮助其排除消极情绪,使孩子有勇气正视挫折,解决问题。
孩子经历在成人关爱下战胜挫折的过程,体验战胜挫折后的愉悦,才会由被动应对挫折进人主动应对挫折的阶段。
“输不起”的孩子也赢不了,让挫折教育成为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榜样的力量对孩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老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要以勇敢的态度和积极饱满的情绪面对挫折,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还可以向孩子讲授一些名人成长的事例,让孩子以他们为榜样,在这些榜样的影响下,树立信心,努力去克服困难。
-- 了解李锋心理教育中心 --
李锋教育通过心理素质培训、拓展训练、领袖能力、演讲能力、同步训练、习惯养成、感恩孝道、激发梦想、贫困山村体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长达50天的训练培训,旨在让孩子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从根本上建立孩子自觉学习,行为规范的健康模式,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