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父亲与孩子相处的十大方法!
- 当前位置:家庭教育
- 来源:叛逆孩子教育学校
- 博主:青少年叛逆教育中心
- 日期:2021-06-19 10:33:23
- 浏览次数:次
父亲应该与青春期的孩子更好的相处,如何教给我们的孩子独立与勇敢、责任与担当?
第一、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
让孩子意识到,我们都需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先陪着他一起做,直到一起做家务成为你家里的习惯。像是自己盛饭、洗衣服、刷碗、打扫房间、整理玩具、穿衣服、洗漱等生活琐事,都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孩子在单独"行动"的时候,家长在一旁引导,给出建议,让孩子不断进步。像是孩子每天交什么朋友、整理自己的东西等等,都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孩子也就能更早地独立。先陪着他一起做,直到一起做家务成为你家里的习惯。
第二、 让孩子有责任感
孩子没有经历过挫折,无法体会到犯错需要承担的后果,也就会缺乏责任心。父亲万不要过度宠溺爱男孩子,只要孩子犯了错,父母就要适当地惩罚。让孩子知道自己犯错的严重性,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第三、培养孩子吃苦耐劳
父亲要经常引导孩子自己打扫房间、自己做家务。孩子通过劳动,可以体会到生活的来之不易和父母的艰辛,也就更有家庭责任感。闲暇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带孩子去乡下做农活,让孩子感受劳动的辛苦,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坚毅品格。
第四、立规矩,学会自我管理
规矩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给孩子提供了很多可反复实践的机会,能让孩子在一系列稀松平常的日常小事中学习自我管理。最初孩子管理自己上床睡觉的时间,收拾东西,并为第二天起床做好准备。渐渐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最后在像洗衣服或做简单饭菜这些重复的家务劳动中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
第五、 教会孩子勇敢坚强
如果父亲发现孩子对某种事物感到害怕,父亲也不要打骂,要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提升自信心。
第六、积极面对生活
父亲作为孩子的榜样,应该积极面对生活,当孩子受委屈时,也应当积极引导孩子去认识自身错误,及时地纠正。当孩子表现出色时,父亲要记得夸赞孩子,正向激励有助于孩子不断坚持好习惯,千万不要对孩子大吼大叫,打骂,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不利于人格的塑造。
第七、教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急于把孩子从困境中拯救出来
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从恐惧或失落中走出来,并确保他不回避困难。但孩子需要自己去正视和解决问题,决定是否要道歉或者用更具体的方式作出补偿。
这就是在教孩子认识到:自己对待别人的行为是需要承担后果甚至付出代价的,当对别人造成伤害时必须承担挽回或补救的责任。但因为不是你强迫她这么做的,所以她拥有选择去补救的机会和权利,这种自己可以选择的体验会让孩子感觉很不错,从而更乐意去补救。
第八、支持孩子为自己损坏的东西买单
如果孩子需要用自己的零花钱去赔付丢失的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手机,打球时弄碎的玻璃,或者生锈的工具时,这些耗损物品的行为几率便会降低。
第九、成为有担当的榜样
明确告知孩子你需要作出负责任的选择和行动。“垃圾拿在手里真的是好麻烦啊,要不我们先放到车上吧!没有看到垃圾桶前,我们绝对不能乱扔垃圾哦!” “看到这个标识了吗?它代表着这一片空地是给残疾人预留的,所以我们的车当然不能停在那。”
在孩子面前遵守你的承诺,不找借口。如果你本来答应好陪孩子一起去文具店挑选语文笔记本,或者周六一起踢足球,却都没做到,那还怎么要求孩子为自己的诺言负责呢?
第十、别给孩子贴上“不负责任”的标签
永远不要认为你的孩子“不负责任”,因为父亲对孩子的否定和质疑很可能成为孩子未来人生的一种诅咒。不如教给孩子负责任地做事的方法和技能。如果孩子老是丢三落四,那就帮他培养整理和清点物品的技能。教孩子在离开朋友家、学校、操场等任何地方前,先稍作停顿,清点好需要带回家的每一样物品。
“责任是信念之基,担当是力量之源。”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孩子,才能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走的长远。其实想要提高孩子的“责任感指数”,父母的影响至关重要,从小给孩子营造一个包容的家庭氛围。
-- 了解李锋心理教育中心 --
李锋教育通过心理素质培训、拓展训练、领袖能力、演讲能力、同步训练、习惯养成、感恩孝道、激发梦想、贫困山村体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长达50天的训练培训,旨在让孩子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从根本上建立孩子自觉学习,行为规范的健康模式,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