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讲条件?聪明的家长这样应对
- 当前位置:叛逆咋办
- 来源:家庭教育网
- 博主:叛逆孩子教育
- 日期:2025-04-12 15:44:18
- 浏览次数:次
孩子爱讲条件?聪明的家长这样应对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孩子与父母讨价还价的场景:“我吃完这棵青菜,等下要吃两个棒棒糖”,“我想再看一集动画片,不然我就不做作业”,“我再玩十分钟,保证就写作业”……这些看似天真无邪的条件,实则暗含着孩子对父母的试探和考验。面对孩子的这些条件,家长的态度和回答,往往决定着孩子的未来走向。
许多家长对孩子讲条件的行为习以为常,觉得这只是孩子调皮捣蛋的表现,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然而,也有一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条件时,虽然内心不满,却往往因为无法忍受孩子的哭闹和纠缠而选择妥协。这种无底线的妥协,恰恰助长了孩子得寸进尺的气焰,让孩子逐渐偏离了正常的成长路径。
在广西上思县,就曾发生过一起因父母无底线妥协而导致的悲剧。一个10岁男孩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竟然选择站在三楼的防盗窗上“跳楼”威胁父母。据邻居透露,这已是男孩第五次做出类似的惊人举动。而背后的原因,竟是孩子不愿写作业或向父母讨要零花钱等要求得不到满足。孩子的父母一开始选择用钱来安抚孩子,却未料到这一行为让孩子逐渐将生命视为儿戏,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孩子为何会变成这样呢?其根源在于父母没有底线、无原则的妥协。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条件时,如果不能坚守原则、划定底线,就容易让孩子产生“只要我哭闹、纠缠,父母就会让步”的错觉。这种错觉会让孩子逐渐失去对规则的敬畏和遵守,变得自私自利、蛮横无理。
那么,当孩子开始和你讲条件时,你是妥协还是拒绝呢?聪明的家长会选择拒绝,并坚守原则。他们知道,只有设定底线、不和孩子谈条件,才能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规则、什么是底线。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就曾制定了日常生活的7条家规来约束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在实践中内化为固定的行为模式。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有规则意识、懂得自律的孩子。
当然,拒绝孩子的条件并不意味着要粗暴地拒绝孩子的所有诉求。智慧的父母懂得用迂回的方式来拒绝孩子的条件。比如当孩子吵着要吃零食时,妈妈可以说:“可以,先把饭吃了再说。”当孩子吵着要买玩具时,父母可以说:“可以,但你最近买玩具的频率太高,等过一个月再说。”这样的回答既满足了孩子的部分需求,又坚守了原则底线。
此外,聪明的家长还会在拒绝孩子条件的同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他们会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他们会引导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树立同理心。他们会鼓励孩子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内部动机。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培养出有爱心、有责任感、有自律能力的优秀孩子。
总之,面对孩子的条件时,聪明的家长会坚守原则、划定底线、用迂回的方式拒绝不合理的条件,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 了解李锋心理教育中心 --
李锋教育通过心理素质培训、拓展训练、领袖能力、演讲能力、同步训练、习惯养成、感恩孝道、激发梦想、贫困山村体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长达50天的训练培训,旨在让孩子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从根本上建立孩子自觉学习,行为规范的健康模式,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